有句话说得好,“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”前前后后传了快20年的“雷克萨斯国产化”终于在昨天靴子落地了。作为先前进口车里唯一没有国产化的品牌,雷克萨斯此时选择国产化是真的等到好时机了吗?
2月5日,丰田公司与上海市达成合作意向,宣布将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和生产公司。这一消息标志着雷克萨斯国产化正式落地。
丰田方面透露,该新公司将借助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地区成熟先进的产业链、便捷的物流网络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等优势,开展LEXUS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的研发工作,并且规划在2027年实现投产。
![放弃进口光环,雷克萨斯国产化后能否绝地求生?](http://www.caishuibiao.com//uploads/image/2025/0207/114Z159460.jpg)
在汽车行业的发展长河中,雷克萨斯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曾经,它凭借“进口光环”在豪华车市场大放异彩,ES系列加价提车的现象屡见不鲜,保值率更是高得惊人,消费者对其“进口品质”深信不疑,心甘情愿为其买单,雷克萨斯也因此在豪华车市场稳稳占据一席之地。
然而,自2017年起,中国进口车市场便陷入了持续下行的泥沼,年均降幅达8%,进口量从最初的124万台,到2023年,已经减少至80万台。而2024年,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扭转,反而变本加厉,进口量再度下滑12%,直接降至70万台。
在如此背景下,雷克萨斯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销量压力。2022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首次出现下滑,随后2023年和2024年虽实现了销量增长,但增速明显放缓,销量也远不及2021年,雷克萨斯的市场份额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蚕食。
![放弃进口光环,雷克萨斯国产化后能否绝地求生?](http://www.caishuibiao.com//uploads/image/2025/0207/114Z1A461.jpg)
与此同时,BBA等豪华品牌纷纷加快国产电动车的攻势,进一步挤压了雷克萨斯的生存空间。当“进口品质”不再是消费者的一味的追求,雷克萨斯不得不摘下“皇冠”,走入“凡间”,开启国产化的征程。
另外,特斯拉独资模式的成功,更是为雷克萨斯国产化提供了成功范例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雷克萨斯国产化似乎成为了必然的选择。但这一抉择,究竟是走向新生的希望之路,还是踏入深渊的冒险之举?这背后是雷克萨斯国产化的“三重博弈”。
![放弃进口光环,雷克萨斯国产化后能否绝地求生?](http://www.caishuibiao.com//uploads/image/2025/0207/114Z140Q2.jpg)
这第一重,就是电动化的生死时速。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,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4年已经突破了50%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.8万辆和1286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了34.4%和35.5%,产销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。
然而,雷克萨斯在电动化领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。2024年,雷克萨斯电气化车型占比虽攀升至52%,但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UX300e和RZ,且整体基数较小。目前,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仅有UX纯电版和RZ,在国内市场声量较低,销量也不理想。
电动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核心部件的成本控制。国产化后,雷克萨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国内成熟的产业链,降低核心部件成本,提高产品的性价比。雷克萨斯国际总裁渡边刚表示:2024年丰田下山技术中心已开始全面运营,雷克萨斯能够独立开发新技术,如下一代线控转向与固态电池技术。2025年会继续在电气化领域发力深耕,包括纯电及混动车型,并将有多款新车型推出。
![放弃进口光环,雷克萨斯国产化后能否绝地求生?](http://www.caishuibiao.com//uploads/image/2025/0207/114Z2F573.jpg)